探秘上海耀中国际学校幼教部,生成课程与STEAM教育如何结合 国际

2023-08-08
摘要:婴幼儿阶段是人类生命中最重要的发展时期之一,这个时期的孩子们拥有惊人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他们通过感官接触世界、与周遭环境互动,并不断探索、学习和成长。在上海耀中采用的“生成课程”中,我们用心观察孩子们的每一次悸动,记录孩子们的兴趣点所在,并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帮助其深入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培养他们的动...

婴幼儿阶段是人类生命中最重要的发展时期之一,这个时期的孩子们拥有惊人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他们通过感官接触世界、与周遭环境互动,并不断探索、学习和成长。在上海耀中采用的“生成课程”中,我们用心观察孩子们的每一次悸动,记录孩子们的兴趣点所在,并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帮助其深入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与创造力。

过去几个月里,围绕 “光影”和“发现大自然”两大主题,上海耀中(浦东校区)K3和K4年级的孩子们展开了一系列有趣、有意义的学习活动。通过STEAM活动,在“光影”话题的探究与学习中,K3的孩子们发现了手电筒的发光原理、光的透光与不透光性,并学习了关于皮影戏的一系列知识等;而在 “发现大自然”的话题探究和学习中,K4的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记录和分析动植物的生长和变化。

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同时也让他们在跨学科、综合性的学习体验中,获得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学术知识和学业技能。STEAM教育强调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整合,可以帮助孩子们在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和技能。在上海耀中幼教部,我们相信,这种生成课程下的STEAM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中始终保有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在接下来的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K3和K4的这两个生成课程学习活动,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读者和家长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幼教课程特色与STEAM活动相辅相成的关系。

走进光影,探秘科学奥秘

“诶,你的光为什么是蓝色的呀?”

“你的怎么和我的也不一样,怎么是黄色的呀?”

“我的手电筒怎么黑黑的、照不出颜色呀?”

“为什么不同东西发出的光的颜色都不一样啊?”

……

此刻,K3C的课堂异常热闹,围在前两天共同制作的“小黑屋”前,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将手电筒伸进其中,叽叽喳喳地和同伴们议论为什么彼此照出的光的颜色如此不同。

一番尝试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纷纷向老师提出自己的观点。

“我的这个容器是玻璃的,所以能看到光。他的那个颜色太深了,所以他看不出光。老师对不对?”

“因为他的容器和我的颜色不一样,所以我们俩看到的光的颜色也不一样。对吗?”

在鼓励了每个积极思考和发言的孩子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开启了动手实操过程,在一次次的师生共同探索之后,孩子们也从中找到了规律并且用语言表达出来:“玻璃能看到光,是因为玻璃是透明的,其他的容器是不透明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光的颜色各有不同。”

但是为什么手电筒可以发光呢?孩子们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老师鼓励孩子们尝试自己找一找原因,一番自由探索后,孩子们自己领悟了出来——只有当手电筒里的电池有电,它才会发光,而且如果电池的正负极错了,手电筒同样不会亮。

不难发现,在这场探索活动中,孩子们是绝对的主角,老师更多扮演的是观察者、引导者、共建者和记录者的角色。通过与孩子积极的互动,老师根据孩子的需求以及兴趣做出判断,并不断对活动进行调整,促使孩子们实现高效学习的发展过程。

一段时间过后,因为一次户外活动,几个孩子又和影子玩起了游戏,他们进而联想到,教室里会不会也有影子呢?于是,回到教室后,他们关上了教室的灯,并纷纷迫不及待地拿起手电筒,试图找到影子,当他们的假想得到证实后,每一位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都被调动了起来。

于是,两位班级教师决定趁热打铁,将塑料纸、透明胶带、亮片和油性笔等工具投放在美工区内,鼓励孩子们完成自己的艺术作品,“你们想不想看看自己亲手画出来的东西投到墙上的样子?”

拿起画笔,孩子们旋即进入到自己想象的世界中,公主、房子、彩虹……孩子们完成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艺术作品,也在投影过程中,体会到了艺术的美妙。他们满足地走在自己的作品前,绘声绘色地描述着自己创作的角色,神态中满是自豪。

一场看似随意的探究活动,孩子们与世界的联系变得紧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的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然而,浅尝辄止并不是上海耀中教育孩子的宗旨,在此后的学习活动中,我们的老师继续跟随孩子们的兴趣,趁热打铁,通过赏读惟妙惟肖的绘本故事《影子是我的好朋友》,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影子形成的原因和变化规律,使他们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老师们也刻意在班级的图书区布置了灯光、“幕布”和故事图片等,引导孩子们自由探索。果不其然,有的小朋友在摆弄图片的过程中发现了“幕布上的影子”;有的小朋友则尝试自行将喜欢的角色制作成卡片,并拿到 “幕布”前,自导自演一番“影子游戏”。

从光到影,从产生兴趣到研究背后原理再到动手制作,K3C班的孩子们在兴趣的世界里快乐地徜徉着,在这一阶段学习中,他们更清晰地意识到世间万物的多面性,增强了认知能力与科学意识。而我们的老师在这一过程中,根据孩子们的兴趣,不断对课程计划及时修改、补充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我们保持学习环境的灵活性、开放性与互动性。我们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和不同的感官体验,支持孩子们与周遭环境联结和互动。”上海耀中(浦东校区)外籍课程主任Miriam Shah女士如是说。

一只虫,开启自然与艺术和科学之门

一只知了、一群蚂蚁、一条毛毛虫或许就能帮助孩子们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大门。在一次户外活动中,K4B的孩子们发现了许多虫子,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些小生物,观察着它们的构造和不同特点。

回到室内后,他们迫不及待用自己的画笔赋予这些虫子生命,触角、腿、脑袋、腹部……生怕因为自己少画了哪个部位,害得小虫子寸步难行。当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查阅资料知道了这些虫子叫什么名称时,更是来了劲头,纷纷在自己的画中标上这些虫子的中英文名称,并贴在玻璃板上展示。

回到学校,孩子们兴冲冲地将自己的探究结果分享给每一位小伙伴,并用五颜六色的彩笔画出了昆虫生活的世界,“虫子们长得不一样,生活习惯也不太一样,它们很有趣,也是我们的好朋友。”

没过多久,成果展示墙上就布满了孩子们贴的昆虫介绍、画作和昆虫调查表等,看到自己辛苦研究的成果能够展示在所有人面前,孩子们都无比自豪。

在随后的活动中,孩子们又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超轻粘土、彩纸、扭扭棒、绒球、冰棒棍等材料,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昆虫。

老师们也准备了一系列STEAM操作材料帮助孩子们更多地探索昆虫的奥秘,如电子蜻蜓、电子蜜蜂、电子蝴蝶等,通过动手组建这些小“生命”,孩子们不仅更直观地了解了昆虫的构造,更是提升了逻辑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际上,在户外活动时,K4B的孩子们也被不同的树叶和果实等吸引了过去。在完成对虫子的探究后,他们又迫不及待研究起了叶子——

最初,孩子们与老师们先是尝试用软件识别树叶的名称。

之后,孩子们用文字、图画、数字记录找到的各种树叶、种子、羽毛、动物。

当发现同一种树叶的颜色会因季节变化而变化,孩子们尝试通过实验观察其中原因:他们收集了树叶,并按颜色分类,随后将树叶撕破放入杯子中,倒入水、酒精、泡泡水,观察液体颜色的变化。

孩子们预测实验结果,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他们的发现——绿色树叶杯子中酒精变成了绿色,红色树叶杯子中酒精变成了红色,但棕色树叶杯子中的酒精却变成了黄色。

孩子们表示困惑:“为什么是黄色的呢?”于是他们决定再次实验,发现结果并没有任何变化。

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孩子们领悟到,原来通过光合作用,叶子可以产生叶绿素,当叶绿素减少,其它色素更多时,叶子就会变成黄色、棕色、红色。

这时,班上又有小朋友提出疑问:如果叶子照不到太阳,会变成什么颜色呢?他们把一盆绿植用纸箱盖住光,另一盆则放在太阳下,并进行了预测:黑暗中的叶子会变成什么颜色?我们记录下孩子们的预测。

两个月后,孩子们发现纸盒遮住的植物叶子变黄了,证实了他们的想法——叶子一旦照不到光,就会慢慢变黄。

撕取叶子时,有几位孩子发现了叶子的叶脉。在涂色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每一片叶子的大小、形状和叶脉都不尽相同。

利用石膏,孩子们制作了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叶脉化石。开心之余,孩子们也充满了成就感。

为了让孩子们对叶子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向深度钻研,还可以更有广度的进行探索,教师们投放了绘本《叶子人》。孩子们深受启发:捡了形状、大小、颜色不同的树叶进行创意拼贴。

在围绕“自然”展开的学习活动中,上海耀中用自然物将这里的人、事、物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样的学习是生活的,是艺术的,是有意义的,更是创造的。

我们相信,儿童生活的开启是从身体出发,以感性激活、以审美唤起为中心的。因此,儿童鲜活的生命,必须置身于丰富而变化的自然情景之中,才能彰显出非凡的意义。

通过不同的学习活动,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思提问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语言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而对于教师而言,这样的生成性课程也帮助他们不断反思,在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下,支持孩子建构学习。

有句俗话说,“欲先立其功,必先利其器”。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发展起对自我和周围世界的认知,建构概念和思维模式,我们的老师在教室区角投放了许多STEAM类材料,方便孩子们在游戏时间自由探索。

Bee-bot APP 过关游戏

Bee-Bot具有坚固的结构和丰富多彩的设计,吸引着孩子们去体验。它可以输入多达40个指令,来控制Bee-Bot的前进、后退、向左和向右。

孩子们通过一次次的使用,会受到更多的启发,去创造更多的复杂性指令。充分锻炼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动手能力,控制能力和思维创造力等。

电子积木

孩子们可以将导线、灯泡、二极管、电阻、电容、各种开关、电表、电机、喇叭,集成块等电子元器件固定在塑料片上,通过独特的子母扣进行拼装,探索不同的电路组合后产生的效果。从而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创造思维。

Kidpix电脑绘画

这是一款科技数学动画游戏学习软件。学生可以使用各种动画服装和内置录音系统观看自己的作品或与共享屏幕上的动画角色交谈。小朋友通过鼠标进行绘画,在键盘上输入名字,再到打印机进行打印操作。

齿轮乐高

Bee-Bot具有坚固的结构和丰富多彩的设计,吸引着孩子们去体验。它可以输入多达40个指令,来控制Bee-Bot的前进、后退、向左和向右。

孩子们通过一次次的使用,会受到更多的启发,去创造更多的复杂性指令。充分锻炼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动手能力,控制能力和思维创造力等。

  儿童编程大冒险

以讲故事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基础的计算思维,比如拆分问题,制定分步计划,寻找规律,打破思维定势等等,帮助孩子们理解关于编程的核心问题。

通过STEAM类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而通过与生成课程的结合,上海耀中的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学习,促进个性化发展。我们相信,这样的课程理念不仅可以帮助幼儿们在学术上取得成功,还可以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使他们成为更有创造力、适应力和领导力的21世纪人才。

意见反馈